為高效落實新冠疫苗接種工作,盡快構筑免疫屏障,莆田市第一醫(yī)院把疫苗接種工作列入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實踐活動項目,作為檢驗黨史學習教育成效的具體行動,聚焦人民群眾疫苗接種需求,多措并舉有效有序推進大規(guī)模新冠疫苗接種工作。
2021年1月11日開始,從首日接種400劑,到日接種800劑、1000劑、2000劑,最高達到日接種3500劑。接種工作時長也從半日、一日,到不間斷接種9-10小時,常常1個月多連續(xù)無休。每日安排的工作人員及志愿者也從十幾人陸續(xù)增加到五十多人,做好疫苗有序接種和現(xiàn)場秩序維護等工作。
為了方便群眾接種,醫(yī)院與鳳凰山街道辦事處緊密配合,從疫苗信息發(fā)布、多渠道通知提醒、到接種現(xiàn)場的全程服務,盡量做到細致周到。接種現(xiàn)場還提供各項便民措施,如不間斷提供開水、安裝噴淋降溫裝置的遮陽篷、多位志愿者指導建檔、開通75歲以上綠色通道等,積極服務群眾。
為了確保接種安全,口罩、帽子、隔離衣、硅膠手套是每一位接種護士每日的必備裝備,在做好安全防護的基礎上,為了應對巨大的接種任務量,減少群眾排隊等候的時間,她們在工作期間幾乎不喝水,盡量避免上廁所,甚至沒有時間站起來活動一下僵直的腰背。
“最近有發(fā)熱現(xiàn)象嗎?有沒有慢性病?以前有沒有發(fā)生過疫苗過敏反應?第一針接種后有什么不舒服嗎?第一針打了哪種疫苗?……”。接種前,護士會仔細詢問每位接種者近期的身體情況,并核對此前的接種信息。接種后,護士會反復叮囑:“打完針的地方24小時不碰水”、“多喝水、多休息”、“最近不要喝酒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”等。這些話語,疫苗接種醫(yī)護人員每天要重復很多遍,一天下來,他們的聲音都沙啞了。尤其是近期接種的大部分都是60歲以上的大爺大媽,眼神、聽力較不好,登記組不厭其煩地幫忙手工建檔、反復詢問禁忌,細致引導到接種室接種。
除了身體上的勞累,接種人員精神上也保持高度緊張,核查疫苗信息、接種疫苗、提醒告知接種后注意事項,每個環(huán)節(jié)缺一不可,有效銜接,形成一個完整的接種流程,有效確保實際種苗數(shù)量與接苗數(shù)量保持一致。
現(xiàn)場維持秩序的工作人員,也在不斷地告知群眾相關流程,提醒大家“戴好口罩、保持有效距離、接種完把棉簽丟到黃色垃圾桶”等,很多工作人員都是汗流浹背,喉嚨嘶啞更是常態(tài)。
截至2021年8月,莆田市第一醫(yī)院新冠疫苗接種點共接種新冠疫苗近16萬劑次,組織人員3次前往湄洲灣職業(yè)技術學院開展接種任務,完成全校師生新冠疫苗接種8千多劑次。下一步,莆田市第一醫(yī)院將在上級部門的部署安排下,持續(xù)推進新冠疫苗接種工作,繼續(xù)加強疫苗接種的引導和宣傳,扛起公立醫(yī)院的社會責任,為筑牢我市免疫長城打造堅實屏障。
(保健科)